歌德说过:“有错必纠是对的,但鼓励他人上进的效果更好。”做到持之以恒很重要,但倘若只有持之以恒还是远远不够的,父母如果不鼓励孩子,那到最后培养出来的也只会是唯命是从、孤独迷失自我的下一代,持之以恒是教会孩子行为规则,鼓励孩子是充分发挥孩子的潜力。
在许多中式教育之中,父母带给孩子的就是咆哮式教育或是贬低式教育,我们每个人的童年之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位别人家的孩子,鼓励往往都是父母给予别人家孩子的,而父母总是抱着“我这是在激励他”的口号,不断地否认孩子的价值“殴打”孩子的天赋和潜力。曾有人专门对若干名二至十二年级的儿童做过调查,内容涉及他们的父母。
我们提出的问题是:你觉得在父母的言语之中,哪些话是具有鼓励性质的?
以下是孩子们的答案
一、二、三、四年级
1.妈妈问我:“你今天过得怎么样?”
2.爸爸妈妈说:“继续努力,你绝对能做到的!”
3.爸爸妈妈告诉我:“你真是个小聪明!”
4.爸爸对我说:“你真是爸爸妈妈的小天才!”
5.当我被冤枉的时候,爸爸妈妈第一时间站在我这边,支持我相信我。
6.我情绪失控的时候,爸爸妈妈会帮助安抚我冷静调节情绪。
7.每次放学回到家,爸爸妈妈总是鼓励我。
8.早上起床后,爸爸妈妈好言好语温柔地跟我说话,我觉得一整天都是美好的了。
五、六年级
1.爸爸妈妈不反对我参与娱乐游戏,反而会和我一起了解参与这个游戏。
2.爸爸妈妈表扬我的作业。
3.我想去参加学校活动的时候,爸爸妈妈说他们相信我会表现得很好,肯定会是最闪耀的。
4.只要我尽力努力就行,输赢不是第一,我快乐开心最重要。
5.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,爸爸妈妈总是会帮助我克服以及攻破困难。
6.爸爸妈妈拥抱我的时候,我觉得可以化解一切不好的事情。
7.当我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时候,爸妈听后第一时间不是立刻反对。
8.参加
以上这些都是各个年龄段孩子们认为被父母鼓励了的原话,一些微不足道的语言,却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。可当回归到家庭生活中,倘若孩子遇到以上这些问题,父母又是如何去做去说的呢?
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在鼓励所有人,唯独自己的孩子是最少得到父母鼓励的,可他们也是最该得到父母鼓励的一方。从小到大的鼓励不会塑造出一个恃宠而骄冷漠的孩子,相反“鼓励”会让孩子更自信更亲近父母和家庭。
|